可以分为多种类型钢材的冶炼,譬如低温钢、耐高温钢、耐腐蚀钢、碳素钢之类。
唯有细分,产量和效率才能上去。
金属加工、化工,甚至于种植基地都同样如此。
这空闲下来的30余个克隆体立刻便被李青松操纵着,投入到了更多新工厂的建造之中。
为此,他制定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
“未来的所有工厂和基地都要专业化、细分化,种植基地需要再建造五个以上,炼钢厂要再造三个,化工厂要造十个,专用的机械生产工厂也需要造一到两个……”
盘算一番,李青松核算一下,赫然发现,要支撑接下来自己的众多建造计划,需要的钢铁至少也在百万吨以上。
这还仅仅只是建造初期。毕竟未来自己肯定要有更大规模的建造计划。
而现阶段,自己的所有金属年产量一共才两千来吨,钢铁产量仅仅才一千五百吨左右!
这个差距也太大了点。
“钢铁是一切建造的基础,要优先发展炼钢工业。那么……先造一座高效率的、专业化的钢铁厂出来!年产量至少也要在十万吨以上!”
从一千五百吨直接跨越到十万吨,这个步子似乎也太大了一些。不过李青松并不着急。
因为他知道这是一项长期计划,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自己还有时间。
按照这个目标,李青松再度开始了等待。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