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编户齐民!”
至于不愿意的,那就留在塞外吧!
刘虞对于刘辩的行事风格早有了解,闻言也没有尝试着改变刘辩的想法,而是建议道:“塞外胡夷多以豪帅酋长马首是瞻,若能使豪帅酋长心向汉室,则编户齐民可顺势为之。”
提到编户齐民,刘辩就想到了南匈奴,在曹操等人多年的经营之下,几乎并州所有的匈奴人都在汉室的户籍之上,目前汉室对匈奴人口的了解程度只怕还要胜过于夫罗。
但匈奴人还没有承担和汉人一样的赋税——这并不意味着底层匈奴人的生活很轻松,因为他们的财产甚至连同他们本身都属于部族酋长——而刘辩下一步的目标便是让酋长们做出选择——是当個有前途的大汉官员,还是要当一个注定要被扫进垃圾堆的渣滓。
目前来看,公孙瓒应能当成这个合格的白脸。
短暂的走神之后,刘辩复又问刘虞道:“此前朕曾多次赏赐各处豪帅酋长各类经典文集,然成效甚微,豪帅酋长仍不识之。公久在边地,可有教朕?”
刘虞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答道:“彼辈重利,或可以利诱之。”
刘虞在做官之前,也是个儒家名士,让他亲口说出用利益诱惑人学习儒家经典,还是有些难为他了。
“公在四夷之中素有威望,今若论及教化四夷,朕以为朝野内外无人比公更加擅长了。”刘辩吹捧道。
刘虞心里明白这是天子想要让他负责此事,但他心中没有半点不满,反而还很兴奋——连平尚书事都给了,他还能有什么奢求呢?
“臣愿为陛下分忧!”刘虞果断应道,这也的确是他愿意去做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