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是一方大红朱印,上镌“忠孝帝君”四个篆字。
两侧的四根大柱正方等距,左边两柱间摆着一条紫檀木长案,右边两柱间也摆着一条紫檀木长案。
奇怪的是,左案上堆满了账册文书、八行空笺、笔砚台和一个金丝楠木锦匣,右案上却只有一个金丝楠木锦匣。
两条长案后都没有座椅。
官场的一切都是有规制的,位子怎么摆,哪个人该在哪里,谁先说话,谁说什么,都意味着正常。
反之,哪个位子挪动了一下,说话的顺序改变了一下,便意味着有了变化。
今天的玉熙宫,就让司礼监的人立刻敏感到有了变化。
皇帝自搬到西苑以来,每年正月的初一到十五都要闭关清修,今年也是,清修、祈雪同行。
搁在以前,殿中两案的摆设相同,如有不同,则在长案上铜砚盒中的墨上。
司礼监代皇帝批红,要用朱笔朱墨,而内阁的铜砚盒里是黑墨。
可是,今儿的条案上,只有黑墨,没有朱墨。
更关键的是,黑墨的长案居于了左。
大明朝以左为尊。
司礼监失了左,等同在内廷、外朝的争斗中落入了下风。
没了朱墨,也意味着司礼监没有了参与御前财政会议的资格。
皇上提前诏见司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