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又分为三种,用粮食换盐引的,叫边商。
用银子换盐引的,叫内商。
从内商手里批发到盐再转运各地的,叫水商。
其中边商其实只是一些小门小户,他们依附于内商而活。
边商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然后并不去盐场支盐,而是将引卖给内商,利润很薄。
盐运使衙门简称运司,主理盐场以及稽查私贩等等工作,其中的油水,可想而知,但朝廷也不是吃素的,设有巡盐御史监督,今朝更是有锦衣卫盯着。
嘉靖四十年以来,吏治清明了些,盐课随之岁入暴涨。
一万引淮盐,即是三千两到五千两纹银,这样的赏赐,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以福王朱翊钧的年俸三万两为例,差不多是一月月俸。
这不能再拒绝了,亲王就藩,几千两银子,已经很便宜了,文武百官,包括那群御史言官,要是还能在这上面做文章,那就真是欺负“孤儿寡母”,欺人太甚了。
裕王妃李氏、福王朱翊钧叩谢圣恩,领受盐引,如此,内阁总算松了口气。
诸事商定。
内阁便将福王就藩上禀玉熙宫,下告六部九卿衙门,以及两京一十八省地方衙署。
函令河南布政使司立刻择址起造王府,以一般王制顶格建造,务必尽快尽早修建完毕。
另外,经裕王府李氏授意,对“万引淮盐”折现,由盐运司去以市价顶格折算,置换纹银五千两,交送福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