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每天都是舅妈做饭给你吃,我有时加班在外面吃,这都大半个月了——一些话,作为兄弟的,真的不太好说出口。”
很清楚元庆想要表达些什么,清鸿理解他的无奈。那天晚上,元庆的又一次为难,触生了清鸿离去的念头。
“是啊!工作不好找,好的工作又不多,也确实是打扰到舅舅他们有一段时间了。过几天我有个同学也到苏城,打算先搬去他那里。”
清鸿很是明白,吃喝住都寄人篱下,偶尔自己的“豪爽”买一次菜,就有如人才市场好的工作一样,几天都不曾出现。此时的清鸿尚未懂得:所谓更好的工作是靠努力奋斗出来的。
杨小亮来到苏城,坚定了清鸿离开元庆暂居处的念头。元庆没有挽留,也未相送,清鸿略有一些失望,但更多是理解。第二天,清鸿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各自掩饰住一份虚伪,离去匆匆。
杨小亮是清鸿高中时的同学,师专毕业已近一年,尚未稳定就业。在清鸿的眼里,他的此位高中同学能做上教师,简直叫天理不容。身材魁梧,“李逵”一般的面容实在让人无法和为人师表联想在一起。
或许是同病相怜,带着仅有的二百多元和小亮在城郊的市场租了一单间,月租四百元。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小亮大半年的“颠沛流离”,全部家当尚且不足一千元。再三央求,房东同意了“交一押一”的支付。
温饱问题不是上了眉头,而是扎在了心头,无法开源,只能节流。除去赶赴人才市场开市日子的成本,其它的时候白天一概睡觉,三餐改为两餐,早餐是一人两个包子,中、晚餐合并成一碗一块五的青菜面。
甚幸的是小亮对“睡神大法”的研究亦颇有心得,每日足不出户,修炼的过程中,参透不了的睡意,躺在床上抓本小说代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