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了解了晶体硅的特征,然后来到了拉棒、铸锭的车间,学习硅材料的生产工艺,参观了硅片切片的成品,同时到了“中环阳光”电池片的生产车间。
车间是无尘车间,所有员工都换上了鞋套,跟着讲师深入到每一道工序。流水作业,忙碌的氛围,传送带上的每一件半成品都显得格外精致,让每一个员工都充满了好奇。
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车间,乍一看就知晓是劳动密集型的,层压、封边、撕膜、贴牌等不同工序的员工不断地重复忙碌。
最后讲师带着所有员工来到了光伏组件的成品库,根据讲解的内容指着单晶硅和多晶硅组件即兴提了一些问题,所有员工皆回答得朗朗上口,其实单晶、多晶的特征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硅料提纯技术的壁垒较高,目前国内大部分的硅料还是依赖于进口,由于光伏应用成本过高,还未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故源头和应用都是以国际市场为主,这也就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弊病——两头在外!”
“不过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技术进步、成本降低,以及国家对产业的支持,我们相信这种弊端即将得到改善。”讲师充满着期待的神情说道。
当天的培训在讲解光伏组件功率的问题上接近尾声,让大家明白了光伏组件的实验室功率和现实应用功率的不同,同时重申了“中环阳光”的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世界领先,优质的电池片是优质组件的必要基础。
第三天上午培训完太阳能光伏应用的知识,下午人事专员小何通知所有员工至组件工厂体验光伏组件的生产流程——大家不折不扣地成了体力劳动者。
组件层压搬运、太阳能玻璃擦洗、铝边框撕膜、组件功率检测、封装等,一干便干到了周五。严军颇为抱怨,清鸿反倒觉得劳有所值。
光伏组件下线功率正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