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秦科搂着边小琪,柔声说道:“小琪,等我回到河东,会每天晚上10点给你打电话。”
接下来,边小琪领着秦科去游览宽窄巷。
她告诉秦科,若说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代表了西州两千年以来的文化底蕴,那么宽窄巷则浓缩了少城历史,聚焦了建筑技艺,荟萃了西州美食,基本上可以看到西州近300年来城市演变的历史,来西州,宽窄巷是必来的一处景观。时代向前不止,城市重建不停,昔日的军营悉数变迁,只有宽窄巷等为数不多的街巷,作为见证过清朝历史的少城遗存,在政府的打造下,得以凭其古色古香的“旧貌”继续展现它曾经的辉煌,而其它街巷都变成了普通的城市街区,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
在她少时,这里还不叫宽窄巷,都称作少城的几个胡同。宽巷子名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
少城的缔造者,就是时任四川总督的历史名人年羹尧。为了把当时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准备返京的八旗军留在西州,驻守西南,年羹尧专门上奏朝廷,获准修建了作为八旗军的专门驻地,名曰少城,实行封闭式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军营。
人们通常以为现在宽窄巷的建筑属于明清时期川西民居建筑风格,实际它的建筑更多是对民国时期建筑旧貌的再现。提起古建筑,我们通常忽略了清朝之后还有个民国阶段。新文化的注入,促成了人们审美的优化,原本粗糙的老式瓦房,多了一份民国专有的气质在里面。
虽然大部分建筑是用现代工艺重建,但浓浓的民国风依然被保留了下来,砖混结构将南方中式建筑的细腻灵巧和西式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相互交融,和谐共生。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宽巷的老院子外,几处高大山墙上若隐若现的浮雕塑像,还依然在倔强地矗立着,诉说着它走过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沧桑。
宽窄巷是南方为数不多的胡同文化景观,它以四合院落整齐排列的形式,将皇城北京的胡同再现于偏安西南的西州。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