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OK好徒弟,咱俩不吵了。时间紧迫,还是先下水瞧瞧吧。”齐师傅摆个双手投降的姿势,眼带笑意地看着我。
我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我俩出示了审批和证件,穿戴潜水服和供氧设备就下海了。人类潜水深度有限,即使是西海的专业水肺潜水员也很少超过三十米,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也打算只在周边看看,不接近核心区域。
幸亏整片墓葬也很好辨认。海底墓整体呈现一个凹型,中间是个阴阳鱼图案,距海面约有百米深,需要载人潜水器才能触底。周围一圈只有数十米深,向外辐射,高高隆起。那是整齐排成八卦形状的玄武岩。最边缘的地方我们这次潜水就能接触到,那里覆盖着成堆的古陶古罐,都被海水染成黄绿色。整片墓葬没有色彩斑斓的珊瑚群也没有横冲直撞的大型鱼类,岩石缝里只有一片片海草轻轻飘荡,像是上古的灵魂在海底摇曳。
我包裹在厚厚的潜水服里,衣服表面偶有泡沫聚集,深海的湿冷依然丝丝入骨。我是西海边长大的孩子,水性不错,但还没接触过这么绿、这么冷的海底。
侦办一起水下盗捞文物案件,对我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说实话,海洋是我的故乡,但海洋并不是我的主场。早年从事文侦工作我就深有体会:在陆地上追捕盗墓贼更容易。
就拿盗掘过程来讲,没有人会平地土遁。盗墓贼在陆地作案一定会留下盗洞。而我只需看一眼盗洞,就能基本判断出这个盗墓团伙的资历如何、规模多大。
盗洞又分为竖洞、平洞、竖平混合洞三种类型,一般只有初入这行、经验不多的盗墓小子才会装神弄鬼搞什么寻龙点穴,再像竖洞打水井一样,傻愣愣往地底钻。成熟的盗墓团伙则会不断在实践中修正错误。他们会首选竖平混合的盗洞去挖掘,有的老盗墓贼只需拿个经纬仪,就能在地底水平挖掘一两百米,最终精准挖到主墓室去。甚至连左右“水管”(分叉的盗洞)也绝不浪费,都能完美狙击到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