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史上尚未发现任何墓穴有能自动发射的弩箭机关。原因很简单。箭是金属,时间长了就会锈蚀,无法使用。
我后退几步,贴靠在冰冷的墓道石壁上,试图让自己清醒点。或许是那间谍一路不停的言语施压,让我本就谨慎多疑的性格变得更神经质了。上战伐谋,我没有败给有形的敌人,却败给了无形的心理博弈。
我不再理会那喋喋不休的敌人。绕过众人,我缓缓摸向石壁:整面石壁坑坑洼洼,似乎都是天然礁石制成。也许墓主人生前并不阔绰,或者施工缺少计划,导致建陵过程中材料短缺,只好从海底世界就地取材了。
中心位置的猫眼小洞高出水面,差不多与一个成年人视线平齐。洞内黑乎乎的,一丝光也没有。入口略微收束,往后逐渐宽阔,呈现一个喇叭状。我小心翼翼把手指伸进洞,探测一下距离,约三指宽,应该是一扇薄薄的石门。
“时警官,决定好牺牲谁了吗?”通讯机里的间谍开始催我。
我依然没有理会他,举高了腕灯继续观察。又发现石壁上面有字:
第一个字,头戴三角帽,有耳有底座,整体形状像个大肚花瓶,酷似涉案的青铜卣国宝;下面是第二个字,左右两竖,中间一道折,底部一条横,像人的嘴巴微微上翘。
“时警官,你认识这两个字吗?”通讯机里的男人又隔空发问。
“壶、口。”我下意识回答。
这两个字都是象形字。应该是唐人故意仿刻的古文字,具体撰写原因不明。它们没有小篆那么圆润规整,大概是甲骨文或金文。由于工作原因,我曾经系统了解过古文字相关知识。但我没想到,这些无比冷门的知识居然会在一座海底墓穴派上用场。
“不错。壶口,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