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集自然不是用来自己收藏的,这其中杨寘拿走了最多,他每次赴宴都会带上文集分发传阅,而他作为状元参加的宴席又是最多的。
结果就是参加文会的一众人都在汴京士人圈子里又出了名,苏泽和曾巩两个没考中的,也被拿来和杨寘王安石等甲科进士相提并论了。
看到一本文集竟然传播如此之快,由此可见汴京士人的文学生活匮乏。
苏泽更坚定了办小报的想法,他抽空又拜访了曾巩,说服了对方参与办报。
至于第一期,曾巩提议还是先向熟人约稿,等弄出名气再向大众征稿,苏泽听从他的建议,又拉来公证人王安石,给曾巩开出了一个月五贯钱的聘金,请他担任小报的主笔。
这些日子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王安石要返回江西老家成婚了。
虽然王安石高中进士第四名,但是依然要在审官院侯阙,也就是等待相应的官职出缺,才能正式做官。
做官之后就没那么自由,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一合计,决定带着一大家子返回临川老家,将儿子的婚事办了。
众人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向王安石送上礼物,不过王安石坚决不肯接受贵重的礼物,最后也只是按照士人交往的利益,收下了风干的雉鸡作为礼物。
在休沐之日送别了王安石,苏泽又忙起了搬家。
有了公务在身,再住在张尧佐家中实在是不方便了,苏泽最后还是搬回了小院。
好在苏泽的行李也不多,最后只是冯士元上门帮了忙,就重新搬回了旧宅。
不过这期间张道成派人将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