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从把各家公子接进宫就能窥见一二了。
\n
禹王年过三十,送走了礼部官员和宣旨太监后,拉着王妃把屋门一关,哭丧着一张脸,既心疼儿子受苦,又对圣旨无可奈何。
\n
早知就不听五弟的话,非要把儿子接回来,路上颠簸受苦不算,如今爵位还削了。日后留给枫儿的只有一等公爵,别的孩子更是什么都没有,这家底尚不如盛京世家数代累积,我这还不如把我的命一同要去算了。
\n
什么天潢贵胄,还不如世家子弟能安稳一声。
\n
欺人太甚。
\n
想想禹王早早就藩了,这些年的银钱半数多都搭在了百姓身上,都没给自己的孩子留什么。
\n
禹王能写奏章进京是因为赵王给了不少好处,这些年他和萧秉承一样,借钱给当地百姓,想着日后百姓富裕起来,银子的缺口也能填上。
\n
自己日子算不得贫苦,但也花出去了不少银子,赵王出手大方,他和王妃也想孩子早些回来,毕竟到了议亲的年纪,所以,便答应了。
\n
就有了两封奏章一前一后送去之事。
\n
谁知一封奏章招来这等祸事,皇上下令削藩,本来藩王就无甚权力,只享个百姓供奉,日后连供奉都没有了,换谁谁乐意。
\n
禹王如今真后悔,后悔听了赵王的话,那些金银珠宝,哪里比得过子孙后代的福荫。
\n
王t妃也是一脸哀愁,她道:现在说这些也晚了,这么多兄弟,别的王爷也躲不开,不过是早晚的事。眼下还不如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咱们就这么接了圣旨吗?一点余地都没有吗。
\n
禹王苦笑道:还能怎么办?我要兵没兵,要权没权,早知是这么个结果,还不如当初拥立大哥,如今只能我觍着脸多在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