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官员的产业在南方,这下子得赶紧变卖,然后去北方从头开始。
南方的产业瞬间就因为要迁都的消息而打折。
同时,百官不敢跪谏,只能写奏折。
反对迁都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飘到内阁,王纯卅无奈只能找朱允熥做主。
朱允熥下旨把反对的奏折搬到奉天殿外,同时召开大朝会。
然后,在大朝会的之后,朱允熥当着在京所有官员的面,把反对迁都的奏折一把火给烧得干干净净。
这下子算是见识到朱允熥迁都北方的坚定决心了。
不敢再写奏折反对,只能老老实实服从。
因为奉天殿前架起了马克沁。
这时候再反对,没有人会怀疑朱允熥敢不敢下令突突了他们。
没人反对之后,只能认命开始准备迁都的事情。
话说那工部这边,工部尚书不辞辛劳,亲率人马赶赴北平,并携带着钦天监一同前往。
要为即将兴建的帝都精心选址,与此同时,一道道诏令从京城发出,传向全国各地,征调大批民夫前来效力,又源源不断地运送各类建筑所需的材料。
一时间,整个大明两京一十八省,仿佛都围绕着这一浩大工程而运转起来。
时光荏苒,数月之后,经过反复勘察与斟酌,终于正式敲定了帝都的选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