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张孝纯还将伪齐对大宋不利的计划通过秘密渠道交给南宋。
天会十五年,公元一一三七年,金朝废除伪齐,将刘豫迁居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境内)张孝纯改任卞京行台左丞相,成了金朝官员。
宣统二年,公元一一四二年,南宋向金人求和成功,借机将在京为官的原宋朝官员,包括张孝纯家属在内,一起索要回来,这才得与家人团聚。一年后,回归乡里,到一一四四年离开人世,时年七十多岁。
从抗旨不尊的抗金英雄到金国官员,作为一个传统文人,违背了他一直以来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但在内心,他的确没忘故国家乡,于是用自己的方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儿。他的变节或许与那些卖国求荣的汉奸有所不同,而是为了心有不甘。遵从了本心行事,想苟全性命而有所作为,奈何宋朝积弱太久,无可救药。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张孝纯的人生反转,自有诸多的客观原因。留给后人更多的不是指责,而是疑惑和叹息与无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是怕死,要不然就不会坚守太原十月之久。
他的家乡山东藤县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张阁老望林台”,成为滕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来政府在薛河上修水库,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足见当地人民对他的评价还是公平公正的。
而我们作为本书的作者和读者,也应该根据历史的特定环境,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个人。我想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张孝纯青年时的故事,有必要向看官朋友们介绍一下。
张孝纯自小家境贫寒,是那种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穷日子,但是他从小就聪明伶俐,而且读书刻苦。这件事被他家邻居知道后很是欣赏,邻居吉家虽然不算富裕,可比他们张家要强上许多。
吉家认为小孩儿读书如此用功,以后一定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忍心就此埋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