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红番区》拿到三千多万美金成为北美票房最高的华语电影时,大众的反应很复杂。
因为从《第六感》开始,华语电影在北美上映的票房记录接连被破,最终来到了《红番区》的三千二百多万美金。
短时间里面,成绩提高这么多,就给大众一种希望,那就是华语电影在北美市场有着广阔的天空。
不仅仅是华语电影圈的人很高兴,一些跟华语电影圈走的比较近的人也比较高兴。
从去年开始,美国有很多发行公司到中国淘他们认为有商业价值的电影,然后送到美国去上映。
这种“倒买倒卖”生意利润非常高,因为中国这边的电影预算普遍不高。
寻常电影,制作成本能有个一两百万美金就算不错,大制作也就七八百万美金顶天。
而且这些电影原本瞄准的市场就是华语区,现在美国公司来代理,等于是天降横财,所以他们要价普遍都不贵。
站在制作方来说,反正电影该挣的钱都已经挣完了,现在有美国公司愿意花钱买,只要价格不是太低都积极卖了。
很多电影,美国这边的公司只用几十上百万美金就能拿到代理权。
站在制作公司的角度,赚钱倒是其次,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冲向好莱坞的机会。而且几十上百万美金,被拿走欧美的发行权,对他们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大赚了一笔。
很多电影,本来票房都赚不到多少钱。
比如香江很多电影,制作成本两三千万,然后票房卖个两三千万,光算票房都是亏本的,现在有人给几百万,能狠狠地回一口血了。
因此,从去年开始,有大量华语电影出现在美国电影院,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香江电影,一小部份是台岛的,内地的电影非常少。
毕竟内地的电影,除了周彦拍的之外,其他就没有证明过商业性。
这些出现在美国电影院的电影,有一部分表现是还不错,其中不乏一些电影能够拿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金。
对代理方来说,已经不亏钱了。
只不过这么多部电影,没有一部能够像《红番区》那样拿到三千二百多万,甚至连超过《第六感》的一千三百多万都没有。
还有些电影,上映之后连个水花都飘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