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我要历年院试的真题,可有?”贾环问。
\n
“有的,有的,但凡和科举相关的,应有尽有。本店没有的,其它店铺更不会有。公子里边请。”
\n
小二说着领贾环进了里边的屋子,“公子是要五年的、十年的,还是十五年、二十年的,咱们这齐全着呢。”
\n
“五年的就行。”贾环道。
\n
“五年的二十两,十年的三十五两。买十年的合适,别的公子多是买十年的。”小二向贾环推荐。
\n
“不用了,五年就够了。”大周科举考试统一由礼部负责。以他上辈子十几二十几年的应试经验来说,出题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喜好偏向。时间太久的题没什么参考价值,十年,出题人都不知道换几轮了。
\n
贾环拒绝完小二,又问,“可有答案?”
\n
店小二拍着胸脯保证,“有,自然有,文章部分都是特意请了名家大儒做的,每题都至少三篇范文,绝对让您满意。”
\n
名家大儒怎么可能给书铺写范文,顶多也就是请的秀才举人做的。贾环笑着摇摇头,也不揭穿他。这家书铺在京中学子间的评价还不错。而且,范文这东西,相比成名已久的名家大儒,秀才举人做的可能更适合科考应试。
\n
书架上各种考题明码标价,清楚地标着谢绝还价,贾环爽快地付了钱。
\n
题买了,目前最紧要的事便算告一段落。
\n
街上熙熙攘攘,摆摊儿的,开店的,人来人往。
\n
忽然想起红楼里,探春曾攒钱求宝玉给她带些新奇玩意,还因此给宝玉做了双鞋,引得赵姨娘和原主十分不满。
\n
街上竹编、木雕这些小玩意随处可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