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日禹王后话中藏的机锋,和她在长安的行止。此女不可小觑。
常和问:“行贿长安官员,这可是大罪。既然抓到了他们的罪行,为什么不趁势查抄呢?”
皇帝冷笑:“即使立案审理,这些人是王后亲族里的仆人,和禹王又没有直接干系,是不是贿赂全看如何审理。他们本来就是太后的宠臣,不可能轻易扳倒。”
倘若此时结仇,这几位受贿之人可真是要铁了心撺掇太后把他这个皇帝赶下皇位了。
看到常和忧心的眼神,他缓缓道:“今日容他们得意,国政之事,做得好与不好,都有秋后算账的办法。”
这话中杀气凛然,连常和听了,也不觉心中一颤。
皇帝将笔搁在案上。点燃的连枝灯如鬼魅张开的利爪,在幢幢灯火下摇曳着,火舌卷动,像要吞没他眼前的御案。在火光中审视了一眼堆积成沓的折子,他突然又踌躇起来。
今日的批复,倘若太后成心要再审查一遍,必定看出端倪,但他不得不涉险。
李霁闭上眼睛,立马能回想起禹王后那双犀利的眸子,像一道直冲他项上人头的刀刃。
他心头一凛,强迫自己忘却恐惧之情,他脑海里搜寻让自己愉快的事情。
行猎、游骋、听乐府新作的楚调辞曲,不觉间,思绪就飘到那个女道士的腕间唇上。
连他自己也有些惊讶。一个侍奉君王的女人,如此不识抬举,言行无礼,想她做什么?
宠信一个女冠,演给太后看,大抵绰绰有余了。
倘若他的三宫六院没有在太后熟稔的宫廷手段下名存实亡,又倘若他没有居危墙下,处于蜉蝣一般朝生暮死的恐惧之中,他必定不会这样沉迷于她的温柔,以致宁愿背上为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