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手中写字的动作几乎未曾停过,且她看一眼官信,便能维持一段时间不用去看,而是专心在翻译上,手边的典籍别说翻阅了,连碰都没碰过。
他心中惊奇,不知这位柳娘子是对她所翻译的番邦语熟记于心,还是在瞎写呢?这位柳娘子应是不知道像胥所翻译的官信,每次上峰都是会抽查一二进行检验。若是被抓到错误率极大,严重者被降职甚至罢官都是有可能的。
她不会是以为无人检查,靠着半认半猜写官信吧?
袁硕不动声色,又瞧了瞧身旁的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翻动典籍的迹象。毕竟即便是熟悉番邦语的人,也有可能会遇见生僻的字词。有些附属国的官员喜欢用当地的说话习惯来写官信,并不像大雍这般写折子也是有规范用语的。
其中那位名为李庆泽的男子,翻动得最为勤快。他报名时填写的是婆娑语,幸运的是他考试时考的也是婆娑语。婆娑语是仅次于新济语的第二大番邦语,历年来鸿胪寺像胥科的人中,属这两种语言会的人最多,许多人都是进入鸿胪寺后,才根据像胥科的需求来学习另外的番邦语。是以,这两种番邦语在长安城里也是最容易找到先生的。
这李庆泽家中也颇为殷实,听闻家中给他请了先生,学习婆娑语已有五六年的时间,没想到翻译官信时竟还需要如此频繁的翻阅典籍。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还是学得不精?
再一看另外两个与李庆泽交好的人,倒是瞧着精通自己所学的番邦语,翻阅典籍的时候并不多。
袁硕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这些人只怕还不知进鸿胪寺真正的考验还未曾到来。
等到午休时间,柳桑宁桌上的信件几乎已经全部翻译完了。她悄悄看了眼其他人的桌面,翻译得快的人也不过是过半的进程。于是她见旁人未曾注意,将桌子也收拾得像是还有一大半没有翻译的模样。
做完这些,她想起自己的正事儿。于是赶紧拿起已经写好的条子,叠好收进袖袋,拔腿就往外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