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会儿母亲为了劝他接受这门亲事,在他跟前将柳家和柳桑宁夸了又夸,生怕他拒绝。可他确实没有与人成亲的想法,更不想与一个没见过面的女子成亲。正当他想着要如何才能拒了这门亲事时,柳家那边却先递了话过来,这门亲事便就此作罢。
亲事黄了的那天,母亲在屋子里长吁短叹,直道他该不会是个和尚命,这辈子都娶不上媳妇吧?听得徐尽欢哭笑不得。
若是早知柳桑宁便是那位敢于吏员据理力争,为自己争取报名的女娘,他或许……也不会如此排斥。至少,他会愿意与她见一见,彼此了解一番。
徐尽欢也说不清自己眼下是何种心情,只觉得一颗心似乎跳得快了一些。
接连几日,柳桑宁每日都想着法儿给王砚辞送吃食。有时候是点心,有时候是菜肴,都是她亲手所做。
在此期间,她也曾见过王砚辞处理公务。有时候是底下人递上来的公文,上头一般说的是遇见的问题,来寻求他的意见。他笔锋如游龙惊凤,瞧着很有气势。柳桑宁无意间瞥见过他对公文的批复,心中惊叹于他的冷静与聪明,有些法子她觉得妙极了。
比如番坊判官曾递来一纸公文,询问一番坊盗窃案该如何定夺。此盗窃案柳桑宁也有所耳闻。有一毛贼偷了新济国富商的一套金首饰,那金首饰乃是富商要买回家孝敬母亲的。抓到毛贼时,金首饰已被他卖掉了部分,而买家不知其中缘由,早已经买了东西离开了长安,要寻到十分困难。好好的一套完整金饰被破坏,富商自是气恼得很,要求严惩毛贼。
按大雍律,毛贼此番涉及盗窃金额巨大。不仅要罚钱赔偿,还需去干一年的苦役。若是无钱赔偿,那便要抄没家产,再由衙门典当后赔给苦主。却不料,这毛贼虽是大雍人,却已经改入了婆娑籍,如此便不能算是雍番纷争。
按大雍律,非雍番纷争,在涉案人有要求的情况下,可按所涉番邦之国的律例来判。这毛贼显然是想钻空子,因为婆娑国对于盗窃之罪判得并不重,也就是打个十板子之类的。若是涉案人不服,甚至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