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吃完饭,见杨舒力满足地捧捧肚子,秦华玉建议他到楼下“消化一下”。
\n
杨舒力欣然下楼,在四周走了走。
\n
杨舒力家的楼是九十年代初修建的,因小巷地势见缝插针建成,出门即下坡的石板路,通往滨江路和重庆边。
\n
此时夜幕降临,小巷两边一扇扇窗户透着灯光,甚至还能看见厨房里挥勺的身影。
\n
每一盏灯光都意味着一个家,意味着家的温暖,杨舒力开始为自己感到幸运,这个家虽然不富贵,但是能给他温暖的感觉。
\n
让他在夜幕降临时,有一个亮着灯光的家可以回去。
\n
也就是同学所说的一道光指引着他吧。
\n
从今天这桌菜以及秦华玉对下周末的安排,也许家里的状况没那么糟,杨舒力一边朝江边走一边思索着。
\n
在重庆边转悠,欣赏了一下夜景,杨舒力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感受生命的气息。
\n
快步走回家里,额头已经冒汗,秦华玉已经收拾完毕,让他坐到沙发上,笑着问他学校的情况,身体舒不舒服等。
\n
杨舒力表示没有任何问题,完全恢复正常,不用担心。
\n
然后谈到学习,秦华玉问杨舒力愿不愿意住校,这样可减少每天两次坐公交车的劳累,对身体好一些。
\n
杨升元也在一旁搭腔,发表自己的意见。
\n
他认为还是回家吃晚饭好些,营养上有保证,再说,坐公交车也是活动身体,比老坐在教室好。
\n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扯了很多事情出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