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就是“出了问题的乘客”,发现这里“没有车票”的原因。
他们的认知已经被污染,被扭曲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车票和其他人认知中的车票完全不同。
【一张浅红色的地铁票,类似百年前的一些旧车票的设计,上面没有名字,什么人都可以使用。】
——这是苏摇铃在地铁站入站的时候拿到的车票。
在她的认知当中,浅红色,长方形的纸,印着地铁的站次信息——有这些东西的,就是地铁车票。
但是在被污染了认知的,出了问题的乘客眼中,车票不是这个样子的。
当他们看到浅红色,长方形且印着地铁的站次信息的纸时,他们并不会认为这就是车票,而他们在身上又找不到符合他们认知当中车票特征的东西——
乘客因此而得出一个结论:车票不见了。
苏摇铃说:“认知污染的第一个阶段,被污染者会认为车票不是车票。”
所以那张浅红色的纸就算被路寥寥从始至终都攥在手里,她也不知道那就是车票,所以她去偷宋桂的口袋里,才会以为自己没有找到车票。
车票就在她的面前,她却视而不见。
【乘客守则第六条,如果发现自己的车票丢失,一定要告知乘务员。】
这一条守则,可以检测出最先被认知污染的乘客,乘务员发现这些乘客出问题之后,就会缝上他们的嘴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