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岑昇叹道:“兹事体大,州府来人尚且草草了事,县衙连同城隍又当如何?况堵不如疏,那陈王怨气不灭,贼心不甘,又恰逢邪人来袭,道长要我等如何去做?”
“苦县今死一人,明死一人,虽置百姓不顾,可也留得十数万人口性命在,但改写气运风水,要死多少人才够?”
“道长纵修为高深,到底不是个真神仙,解决不了如此大事,帮不了苦县百姓,一直相逼是何苦来哉?”
县衙案情,不论哪种都是要记录在册,报给州府,州府再交到皇帝老儿手中,由他翻看阅览后,再拿朱笔批红,传回原本郡县。
秋分本是农务繁忙,一国大收的时节,收成多少,又关乎着国力、国策如何,不论怎讲,这段时日都尤为重要。
苦县就不同,秋收收了个稀碎,百姓个个歪着脑壳淌口水,无头冤案一件接一件,连个贼人也抓不住。
这两事撞在一块,泷州州府敢将此案上呈至御台?
典吏带着公书,才送到知事府,那位知事大人就去到学宫,钦点两位学生,要他们陪着典吏,一同回去苦县。
两位学生来了,就住县衙考察,留了两三日,见没得眉目又去哀牢山,去时好好的,回来阴沉着脸,慌忙回州府复命去了。
后续没得人提,县太爷至今不知二人办得甚么事,如此过了半月,道门又来一人,只在县衙吃了杯茶水,随后直奔哀劳山。
要说学宫弟子好歹也留了几日,这道门牛鼻子来得快,去得就很快了,来去不过半个时辰,接着一言不发,独自走了。
县太爷看在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