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其一,可能培育出比萨克拉维马更优秀的品种。
其二,萨克拉维马虽然力量大速度奇快,还很聪明,但也不能包打天下。
说穿了,这种马最适合的战场是温暖干燥的平原。
山地作战,就比不上赵朔用百岔铁蹄马培育出来的新马种了。
萨克拉维马在干燥炎热的地区长大,到了湿热的江南地区会不会不适应,也是个大问题。
萨克拉维马不耐粗饲,受不得寒冷,同样是重大的短板。
想想看,赵朔的马场里面,汇集了天下的名马,进行杂交后,培育出在各种气候,各种地形下最能作战的战马。战士杀向哪里,就能骑上最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形的战马,是什么光景?
术赤无意间送来的二百匹钦察战马,耐寒冷,耐粗饲,而且品种众多,对赵朔来说真是一个意外之喜。
其他贵人此时也面露笑容,目光中充满了憧憬之色。
现在萨克拉维马的种群太少,需要尽快繁育,当然不可能分给他们。
但是,当萨克拉维马种群扩大了,能少得了他们的份儿?
赵朔提及的培育优良战马的马场,更是让他们充满了期待。
优良的战马,就意味着蒙古军更强大的战力。只要打赢了,土地、财富、美人,要什么没有?看看这次西征的丰厚收获就知道了!
又十日后,蒙古贵人们已经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