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李忠贤一甩拂尘,示意文渊阁太监们不必行礼,可以退下了。
\n
通过这些奏折里汇报的内容,可以帮助晏玄钰了解大周朝各地以及京城相关事宜,晏玄钰认真地坐在承天殿软榻上看了起来。
\n
大周朝重文抑武,武官在朝堂上的存在感十分低,平时金銮殿上也是一众文臣的主场。
\n
可是晏玄钰看过的历史书籍告诉他,重文抑武没有好下场。通过晏玄钰这段时间的了解,好消息是在大周朝并没有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政策,坏消息是因着朝廷对武官乃至于大周士兵的轻视,导致他们缺衣少食,养兵本身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就拿先帝时来说,经常减少对边关守城将士们的粮草供应,由此可见他们过得有多苦。
\n
吃穿都成问题,更不用说他们战斗力如何了
\n
而大周未来的敌人之一突厥,这群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生长在马背上,战斗力十分强悍。
\n
晏玄钰要表现出对武官的重视,武官在朝中的地位才能提高,且晏玄钰还准备重新开办武举,与科举选在同一年举办,但与科举错开进行。
\n
但是兵权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n
晏玄钰正要继续想下去,却在翻开下一封奏折时精神一振,这竟是一桩人命案子。
\n
案子很简单,一名叫王钧的官家公子在京城外围的长乐街当街纵马,谁知那马竟受惊踩死了一位街边卖菜的小贩。
\n
此事原本应交由京兆尹来处理,可是这桩案子背后牵扯了朝廷命官,京兆尹迟迟不敢下定论,还轰走了那对报官的母子,此事由京城内一小官上报,奏折里还弹劾了卢鹏举及妻族官员。
\n
晏玄钰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n
他记得卢鹏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