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桩旧事的时候,听案后人开了口:“去请章指挥过来。”
\n
裴欢一喜,忙应是。
\n
——
\n
武英殿内,卫瑾瑜问谢琅:“你大哥的信中,到底写了什么?”
\n
谢琅道:“大哥说,裴北辰愿意息战言和,但有一个条件。”
\n
“什么条件?”
\n
“放了裴氏无辜族人,他愿意带领裴氏一族退居滇南,永不回京。”
\n
卫瑾瑜笑了笑。
\n
谢琅幽幽问:“笑什么?”
\n
“裴北辰手握重兵,就算退居滇南,也是有隐患的。”
\n
卫瑾瑜道:“虽有隐患,但如今的大渊,满目疮痍,已经再不起任何动荡与战事了。再则,滇南战事虽平,夷人未必没有趁火打劫、卷土重来之心,滇南情况复杂,的确需要一位有魄力有能力的将领镇守。”
\n
“你我都明白,这是眼下最好的解决方法。”
\n
“我只是有些意外,你大哥能劝服裴北辰,作出如此决定。可见他们对彼此的了解程度,远超你想象。”
\n
“也正因此,这隐患,未必是隐患。”
\n
谢琅又开始胸口发闷。
\n
——
\n
几日后,裴昭元和所有未被定罪的裴氏子弟,一道走出了昭狱大门。
\n
裴昭元最后一个走出来。
\n
裴氏一倒,裴氏家仆尽散,裴昭元只换了衣裳,并未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