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个人喝酒没滋味,让我送两坛辽东来的烧刀子来。“
蓝玉盯着那两坛酒,忽然笑了:“你爹倒是胆子大,这时候还敢往我这儿送东西?“
冯忠不卑不亢:“家父说,袍泽之情,不在朝堂,在战场。“
蓝玉沉默良久,最终伸手接过酒坛,拍开泥封,仰头灌了一口。烈酒入喉,烧得他眼眶发热。
“回去告诉你爹,“他低声道,“蓝玉记下了。“
冯忠拱手告辞,身影很快消失在雪夜中。
蓝玉站在廊下,望着漫天飞雪,忽然觉得——这个年,似乎也没那么冷了。
太乐宫的暖阁里,地龙烧得正旺。朱元璋斜倚在软榻上,手里捧着一盏热腾腾的参茶,嘴角挂着难得一见的笑意。
窗外,细雪无声地落在琉璃瓦上,映得殿内格外明亮。老太监王忠轻手轻脚地添了炭,偷眼瞧了瞧太上皇的脸色——自打铁路工程开工以来,这位往日里总是阴沉着脸的老皇帝,竟一日比一日舒展了眉头。
龙心甚悦
朱元璋放下茶盏,从案头拿起最新一期的《大明人民日报》,上面赫然印着工部的捷报:
“京平铁路徐州段提前贯通!三万民工昼夜奋战,誓保三月通车!“
旁边还附着一张插图:衣衫褴褛的工人们簇拥在铁轨旁,个个笑得见牙不见眼。
“好!“朱元璋一拍大腿,眼中精光闪烁,“欧阳伦这小子,倒真有两下子!“
他想起了两年前朝堂上那场争执——当欧阳伦提出要举国之力修建铁路时,多少老臣跳出来反对?“劳民伤财““奇技淫巧“的骂声至今犹在耳边。可现在呢?那些嚷嚷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酸儒们,怕是连火车模型都偷偷买回家了吧?
老太监适时递上一份密折:“皇爷,应天府刚送来的。“
朱元璋展开一看,是锦衣卫的市井舆情汇总:
秦淮河畔商贩自发悬挂“庆铁路“彩幡
贫民窟孩童以竹竿为轨、木箱为车模仿火车游戏
连最顽固的东林书院老学究都在讨论“火车与周易之关联“
“哈哈哈!“朱元璋忽然放声大笑,惊得檐下麻雀扑棱棱飞起,“民心可用!这才是朕要的大明!“
微服之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