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草原。”
帐外,姚广孝手持佛珠,望着远方,低声自语:“殿下之志,岂止于燕藩……”
京城,太极殿。
朱标端坐龙椅,太上皇朱元璋则坐在一侧的紫檀椅上,神色威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中带着几分热烈——北元残部连遭重创,乃儿不花战死,阿鲁台被擒,这可是大明立国以来对北元最大的一场胜仗!
兵部尚书手持象牙笏板,率先出列奏道:“陛下,此次北伐大捷,蓝玉将军斩首三万,俘虏两万,燕王殿下更是生擒阿鲁台,实乃我大明之福!臣请陛下下旨,犒赏三军!”
朱标微微颔首,面带笑意:“此战确实大快人心,蓝玉、燕王皆有功于社稷,自当封赏。”
然而,就在此时,户部尚书郭资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标目光转向他:“讲。”
郭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次北伐,朝廷调集大军近八万,耗费粮草、军械、饷银共计三百七十万两,而燕藩虽出兵助战,但其军费并未独立核算,仍由朝廷承担。如今战事已毕,燕藩既得北境安宁,理应承担部分军费!”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
当即有官员立刻反驳:“郭尚书此言差矣!燕王乃朝廷藩王,燕藩亦是大明疆土,此次北伐乃朝廷统筹,岂能因燕藩受益便要其额外承担军费?若依此例,日后各边镇战事,是否都要当地自行承担?”
郭资冷笑:“这位大人此言,莫非是要朝廷永远做冤大头?燕藩此次不仅未受损失,反而收降阿鲁台部众,扩充实力!朝廷大军浴血奋战,难道燕藩不该有所表示?”
又有一位御史也站了出来,厉声道:“郭尚书此言,莫非是要离间陛下与燕王?燕王乃陛下亲弟,此次大捷,燕王功不可没!若强行索要军费,岂不让天下藩王寒心?”
郭资不甘示弱:“御史此言,是要以私情废公理?朝廷财政艰难,若处处迁就藩王,国库如何支撑?”
“你们不当家自然不知柴米贵!”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而朱元璋却一直未发一言,只是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敲击扶手,似在思索。
朱标见状,轻咳一声,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父皇,您看此事该如何定夺?”朱标恭敬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