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的日子。
可不防徐东彬一来,却告诉他,他是曾经的大汉朝皇帝陈友谅的遗腹子,而徐东彬他们,包括天一盟中许多人,都曾是陈友谅的旧部,要为死在鄱阳湖的陈友谅报仇,向洪武皇帝朱元璋复仇。
他朱文琅也曾有过报仇之念,那是因为他视为至亲的“雷霆剑”上官雷死于天一盟之手,他要向天一盟复仇,因此,他能够理解徐东彬他们复仇的念头会有多么强烈。庄子便曾有云:“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若经他人苦,未必有他善。”对于这一点,朱文琅无话可说,甚至于连徐东彬因此设计,令徐达误会朱元璋赐蒸鹅而自尽的事,朱文琅也觉得无话可说,毕竟以他听上官雷和陈老夫子说过的故事,魏国公徐达确实曾是朱元璋与陈友谅相争时的大将,不知杀了陈友谅多少人,朱文琅没办法说徐东彬他们不该复仇,这也是他后来不再提徐达之事的原因。
对于徐东彬他们的复仇之举,既然无分对错,那无非便是各自立场不同,他站在大明朝廷的立场,可以继续对付天一盟,而天一盟,无论是对朱元璋复仇,又或是伏杀他朱文琅,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谁对谁错的事。可偏偏——可偏偏因为他朱文琅的身世,一切都变了。
他朱文琅是陈友谅的遗腹子,徐东彬他们天一盟,是陈友谅的旧部,那日在堂中,还恭恭敬敬地拜倒在自己面前,称呼自己一声“少主公”。那他,朱文琅,身为陈友谅之子,是不是和他们一样,也要为自己的“父亲”向朱元璋,向大明朝廷复仇?
自古以来,讲究的是血脉传承,讲究的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按这种说法,自己和徐东彬他们一样,向朱元璋寻仇乃是“天经地义”,甚至比徐东彬他们更要“理所当然”……
可,真的便是这样吗?
朱文琅在大明宫中长大,是朱元璋将他和陈守老夫子接入宫中,一住便是十余年,虽说这对于朱元璋这个大明皇帝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至少,“皇后婶子”对他十分的好,“皇上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