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中县下县县令的品级要高出一级,后来重庆知府张恭清因贪墨被朱元璋杀了,点了他接了重庆知府的位子。重庆府乃是四川行省最大的州府,重庆知府之职自然也比寻常知府品级高出一截,于是,他冯恨元——也即是“秦昌德”——成了一名地方大员,到现在已是五年有余了。
已是大明朝一方知府的“秦昌德”本就出身于普通百姓,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才投入军中ZAOFAN,抵抗蒙古鞑子,于百姓之苦实是感同身受,因此在任上尽心尽力,努力为治下百姓当好父母官,百姓称诵不已,送他万民伞,他本想着这一辈子也许就是这样了。
可在某一天,当年的师兄,同为主公陈友谅亲信侍卫的赵福贵找到了他,令他心中曾经的火焰又重重燃烧起来,立时同意加入天一盟,共谋大业,力图恢复大汉荣光。自然,作为当年的老兄弟,互相之间如此深的了解与信任,大长老也毫不犹豫地确定他担任天一盟的“四长老”的位置。
偶尔一次听赵福贵说,大长老,当年大汉军的“镇军之心”,军师徐东彬正在寻找合适的地方建天一盟的总坛,他便想起他在重庆县任上之时,曾徒步走遍周边几个县的每一个角落,以图更清晰地了解民情,便曾在巫峡东岸一处深山之中看到过一个山谷,十分适合作为天一盟的总坛,尤其是还有一条隐蔽的水道直通巫峡之中,进出十分隐秘。
后来,经大长老的认可,天一盟的总坛便设在秦昌德所推荐的山谷之中,徐东彬将其命名为“云梦泽”。而这云梦泽正是在他重庆府治下,以他重庆知府的位置,也正好可以多加照拂。
于是,被考评为优,推荐为吏部稽勋司主事的机会,被冯恨元毫不犹豫地放弃,他必须守在这重庆知府的任上,必须守着这云梦泽,这是他与当年的弟兄们未来的大业,他被压了二十年,又被重新点燃的热血!
“很明显,天一盟的事已被进行察觉,居然还能知晓天一盟的总坛就在长江SAN峡两边的群山之中,这绝不是因为朝廷从上官雷、少林老和尚之死等事察觉的。”秦昌德在仔细思索:“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