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别这么着急上火,取了包袱,再从莫多那牵过两匹精壮的空马以便路上换着骑,两人四马立时动身便往南而去,但也不至于非得天天快马赶路,把自己累个半死。
好在朱文琅身为锦衣卫千户,又有金牌在身,有个钦差身份,一路上尽可以找沿路的州府衙门寻求帮忙,无论是准备食宿,又或是饲喂马匹,甚至将疲累的马换掉,重新拉上一匹精军马等等,都不是难事。虽不是没日没夜地赶路,但总也比寻常的商队旅人快上许多,一路朝南向云南进发。
++++++++++
云梦泽谷中,最高最大最为宏伟的一座三层的楼,被唤为“大汉楼”,楼前牌匾上“大汉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是大长老手书,乃是仿大汉皇帝陈友谅的笔迹写就,这一点,一起参与大业的老兄弟们都说写得像,像老主公的亲书。
“大汉楼”过于庄重,也是为了以后在谷中举行大事而建,平日里基本不会有人,而大汉楼旁边一幢二层小楼,则被命名为“泾江阁”,之所以取“泾江阁”这个名字,是因鄱阳湖一战中,承友谅便是在鄱阳湖北边的泾江口的战船之上,被徐达暗埋的伏子暗箭所杀,而在兵败之后,徐东彬与众老兄弟们聚在一起,共商后续的打算,也是在这泾江口的战船之中,对着老主公陈友谅躺在床上的冰凉尸体立下的宏誓,也是众老兄弟们心中那未尽的余火
这座泾江阁,便是如今天一盟的核心,大长老徐东彬、二长老赵福贵处理日常事务之所。
“扑楞楞。”这日,守在泾江阁外的年轻人看到一只信鸽从谷外飞入,咕咕咕地停留在泾江阁外鸽房的鸽巢台上,便快速地跑过去,抓住刚刚落下的信鸽,熟练地从信鸽腿上取下系得牢牢的小竹筒,将信鸽小心地送入鸽房之中,轻轻抚摸了一下信鸽的小脑袋,任其自己去食槽处吃食,立时拿着竹筒,匆匆回转泾江阁,交给了站在内堂门口的守卫,让守卫拿进去亲手交给正在阁中主持盟中事务的大长老。
他乃是天一盟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