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暮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吿文王,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节,谓居处故事也。履,蹈地也〕。
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在,察也〕;食下,问所膳〔膳,所食也〕,然后退。
武王帅而行之〔帅,循也〕。文王有疾,武王不脱冠带而养〔言常在侧〕;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欲知气力箴药所胜〕。
《礼记》治要·祭义
曾子曰:“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遂,犹成也〕?”
《礼记》治要·祭义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礼记》治要·祭义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劳,犹功〕。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思慈爱忘劳,思父母之慈爱己,而自忘己之劳苦〕。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无怨,无怨于父母之心也〕;父母有过,谏而不逆〔顺而谏之〕;父母既没,必求仁者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喻贫困犹不取恶人之物以事亡亲〕。
《礼记》治要·祭义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