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文王曰:“善哉!”
《新序》治要
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
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
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皆曰:“文王贤矣,泽及朽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而天下归心焉。
《晏子》治要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
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命出裘发粟,以与饥寒。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
《政要论》治要·为君难
服一彩,则念女功之劳;御一谷,则恤农夫之勤;决不听之狱,则惧刑之不中;进一士之爵,则恐官之失贤。
赏氂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使化若春气,泽如时雨,消凋污之人,移薄伪之俗,救衰世之弊,反之于上古之朴。
至德加于天下,惠厚施于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