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故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分此者也;节者,死生此者也;忠者,惇慎于此者也。兼此而能之,备矣。
《韩子》治要·外储说左下
文王伐崇,至黄凤墟,而袜系解,左右顾无可令结系,文王自结之。太公曰:“君何为自结系?”文王曰:“吾闻上君之所与处者,尽其师也;中君之所与处者,尽其友也;下君之所与处者,尽其使也。今寡人虽不肖,所与处者,皆先君之人也,故无可令结之者也。”
《韩子》治要·外储说左下
解狐与邢伯柳为怨,赵简主问于解狐曰:“孰可为上党守?”对曰:“邢伯柳可。”
简主曰:“非子之仇乎?”对曰:“臣闻忠臣之举贤也,不避仇雠;其废不肖也,不阿亲近。”简主曰:“善。”遂以为守。邢伯柳闻之,乃见解狐谢,解狐曰:“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往矣,怨子如异日。”
《史记》治要(上)·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封于鲁。
成王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也。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吕氏春秋》治要
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士为知己者死,故尽力竭智,何患之辞也〕,豫让、公孙弘是矣。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智伯知豫让,故为之报仇;孟尝君知公孙弘,故为之不受折于秦也〕。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