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治要(七)
京房,字君明,东郡人也。以孝廉为郎。
是时中书令石显专权,显友人五鹿充宗为尚书令,与房同经,论议相非。二人用事,房尝宴见,问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
上曰:“君不明,而所任巧佞。”房曰:“知其巧佞而用之耶?将以为贤也?”上曰:“贤之。”房曰:“然则今何以知其不贤也?”上曰:“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
房曰:“若是,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上曰:“临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曰:“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寤乎?”
上曰:“唯有道者,能以往知来耳。”房因免冠顿首,曰:“《春秋》纪二百四十二年灾异,以示万世之君,今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水旱螟虫,民人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
《墨子》治要·尚贤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然而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
何以知其然也?今王公大人,有一牛羊不能杀,必索良宰;有一衣裳不能制,必索良工;有一疲马不能治,必索良医;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必不使。
是何故?恐其败财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失尚贤而使能,逮至其国家则不然。王公大人骨肉之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