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化力量社评高喊出一个耸人听闻的口号——
“我们需要一位领导人,一位具备远见卓识的领导人,一位有勇气把他的敌人的骨头碾碎成渣的领导人,现在他来了,他就活在今天,他将带领他的人民走向民族独立、文化觉醒、人民有尊严的最终胜利!”
……
其实这些细节跟方星河有个屁的关系?
没有。
国内媒体对于东南亚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报道都没有几篇。
国内媒体只专注于写一件事:“方星河登封的本期《时代》杂志在东南亚销售火爆,销量数倍增长,各国精英纷纷夸奖方星河是一位具备了‘东方文化力量根源意识的新生代代表人物’。”
至于是不是真的夸了,到底是夸奖多还是批评多,国内百姓完全不得而知。
就这样,总共十几万册《时代》杂志撒到近10亿人口的东南亚,居然变成了“方星河征服东南亚”,简直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这件事的本质是经济主权的丧失所导致的文化主权焦虑,由此激活了东南亚各国本土化运动的进一步兴盛,正好被方星河的采访所点燃。
方星河只是一个引子,是他的东方大国背景提供了最基本的叙事价值,然后由他的煽动性发扬出最大的影响力。
比如吉特·普密萨和颂吉·贾图西皮托等学者,其实一直都在反思和批判西方文化霸权。
有没有方星河,人家都在奔走,都在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