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了。
“只是徐先生,我这副对联到底假在哪里呢?”
“有两个假的地方。”徐松笑了一下,伸出两根手指头说道:“第一个假,在于署名。”
“署名怎么假了?”赵光盯着对联上的署名,怎么都没有发觉这三个字有什么问题。
徐松说道:“署名假在两点,一个是左宗塘这三个字凑得太近了。如果是真迹的话,往往这三个字中,左这个姓氏会和另外两个字有极大的分隔。”
“第二个呢,要是真迹,左这个字的用墨会特别的浓。简直和对联是一样的浓度。而另外两个字就会比较淡,形成肉眼可见的浓淡对比。一般情况都是这样子的。”
“原来如此!”赵光恍然大悟过来,然后又问道:“徐先生,您说的另外一个假的地方在哪里呢?”
“钤印。”徐松说道。
赵光一愣,“钤印怎么了?”
“钤印细节对不上。”徐松说道:“具体要怎么和你说呢,没有真品在眼前,我也不好说。而且就算是说了,你的眼力不到那个水平,说了也没有用。”
学习金石学,辨认书画的人都要经历一件事情,那就是认印!
古今所有名人的印,都要仔仔细细地辨认。
印这种东西几乎做不了假。
原因在于古人喜欢敲印。就是在印章完成到手之后,古人自己用钉子,锥子,或者是别的什么手段,在印章上敲几下,在上面形成几乎不可复制的纹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