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起来了。
王景兴是什么时候薨的来着?
大约是太和二年夏季,彼时陛下应在关西领兵征蜀。洛阳人尽皆知王肃与郑学不对付,他的学说这两年中也被称为王学,在洛中一时风头正盛。
若按照郑学的说法,所谓守孝三年,实际上就是守满二十七个月。而按照王肃本人的说法,那便是二十五个月,与郑学并不相同。
王肃既然有了这种论断,在他自己守丧的这种大事上,也定要按着二十五个月、也就是两年零一个月的服丧期来定。
现在王肃出了守孝期了?应该在今年下半年就出了。但彼时陛下正在许昌忙于荆州与东南战事,一时没有时间顾及于他,故而将此事搁置下来。而此前竟也没听说过王肃主动上书陛下,看来他还是真能沉得住气。
刘晔暗暗想着,既然陛下要亲去王肃府中,那王肃或许又要重新出任侍中了。
且不说两年之前,就算拿太和四年年底的这个时间点来论,王肃的年龄也才三十六岁。虽说借了其父王司徒的恩荫,但王肃在经学、礼制、学术方面的造诣,却似乎比王司徒略胜三分。
属实年轻的过份了。刘晔心中暗暗叹了一声。
“刘卿方才说先帝想在此处筑城?”曹睿开口问道:“后来是何原因未能建造?”
刘晔从容答道:“臣记得分明,黄初四年伐吴之后,先帝就没能再顾得上建城一事,就这般耽搁下来了。”
曹睿伸手朝着东南边一指:“此处北靠邙山,向南可以俯瞰整个洛阳城,还能远眺洛水。先帝所说倒也没错,是应在此处筑一坚城来控洛阳,一如铜雀三台远眺漳水、俯瞰邺城一般。”
“若在此建城,那倒是又要麻烦取个名字了。”曹睿轻笑一声:“朕素来不愿意做这种取名字的事情。刘卿今日不是带着陈司徒的扬州防务分划来的吗?此前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