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起初,这些华工移民和当地人的关系相处还不错,毕竟他们勤勉耐劳,劳动力的价格也相对本地人低廉,不管是作为矿工还是修路,对于资本家们来说都相当的划算。
\n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华工大量的涌入,当地人也陷入恐慌之中,1850年起,米国各地地方便相继推出对华人歧视的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不允许华人为白人案件作证、不允许华人在街道上挑担、不允许非白人人种的儿童与白人儿童同校等等法令。[注]
\n
这种歧视达到最严重时是1882年,米国推出《排华法案》,正式禁止华人移民。
\n
此后的六十多年几乎是华人移民在米国的漫长寒冬,华人前往米国难度极高,并且米国各地排华情绪极端严重,甚至有好几个地区出现了屠杀华工的惨案。华人们大多只能生活在唐人街,与外界保持一定的隔离,最终才生存下来。
\n
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世界第二次大战,出于对抗东洋国等国家的需要,米国和华国达成了空前的合作,因此,废除《排华法案》才被端上议程,到1943年底,时任米国总统才正式宣布废除《排华法案》——但在那之前,谁又知道华人同胞们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与鲜血?
\n
并且在二战之前的1929-1934年,米国也正陷入经济大萧条之中。剧本中eric的实验目标是想探究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参与实验的三位实验者,也是故事真正的主人公:高佳希(offie),蒋路,还有carl三个人的形象和成长,才反映着他们在那个时代中,各自阶层所在的站位。
\n
崔静拿下来的只是剧本的初稿,许多人物对话还没有被细化完善,不过姜觅雪仍然看了接近两个小时才完成了阅读。\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