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老板娘微微颔首,投来欣慰的眼神。他也只好僵硬地回以一笑,就像拍集体照时,摄影师教人齐声喊茄子。玻璃上映出他的倒影,本就不好的面色因这假笑更臭了。
她没看出他满面怨气吗?还是正因看出了,才故意说这番话,要他心软?
原来他与那位女士在旁人看来是夫妻?被旁人如此误会,无从解释,他忽然又感到与她亲近,仍旧转回房里来,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路上,他原还想着把话说清,她不该那样轻蔑他所重视的事物,来到她面前,又是无语凝噎。人与人本无需相互理解。
他只问她:“还是决定走?”
“这座城市已经没有我待的地方了。”
她望着梳妆镜别上最后一枚发卡。
游行让街市变成幻梦的场景。万人空巷,沸反盈天,“有志者事竟成”的激昂情绪像是倒翻的酒瓶,不断用气味昭示自己的存在。满面墙的小广告一夜之间被涂抹干净,覆盖以俏皮的讽刺或张狂的涂鸦。人群中多是年轻的面孔,有的还未脱稚气。认识另一个陌生人变得无比容易。只是一本读过的书——你读过李泽厚?你竟然也读过——就能让失落的灵魂遥远相连,为同一景愿而奋斗的他们志同道合。
格格不入的生疏感像一只不合时宜的面具,镶在脸上,他反而感到轻松自在,与她手牵手漫步于熙攘的人潮,模样像极了恋人。她没有说话,眼神沉醉地望向四周,悄悄地依着他的肩。他眺过无数人的脑后,望见天地清远,意识到自由原是广漠的孤独,无关他物。
他们正走过市中心那座臭名昭着的烂尾楼。空有残骸的水泥钢筋,野蛮地矗立道旁,高耸入云,无人管问,像城市病变的瘤。钤的父亲说,那座工地上曾经砸死了人。其中一个死者的姐姐是块硬骨头,不依不饶讨要说法,聚众上访,静坐示威,说她们家红叁代,丈夫也是越南战场的退伍老兵,在新中国就没碰上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