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化的今天,柏林影展的这位在位长达十几年的老主席科斯利克仍旧固执,在选片上毫不让步。
刘伊妃嘴里抿着口红酒,想起在飞机上看的采访资料,心里暗暗点头。
今年的主竞赛单元中,路老板的忘年交马丁·斯科塞斯担任制片的《标准流程》讲的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虐俘。
这简直戳中了柏林影展官方的G点,反战反好莱坞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因此才罕见地将一部纪录片选入主竞赛单元。
有些类似当年的《华氏911》。
除此之外,《血色将至》批判的是美国梦的幻灭;
后世夺得金熊的巴西电影《精锐部队》主题是巴西警察体系内部的腐败、血腥与堕落;
《卡廷惨案》讲的是苏联在二战中占领波兰后的军队暴行。
还有聚焦了一段不忍卒睹的历史真相的《历史的天空》,从立项、拍摄、宣传开始就饱受舆论热议。
在科斯利克的坚持下,戛纳和威尼斯纷纷岔开双腿迎接好莱坞的寝取之时,柏林影展的口味始终如一。
但另一方面看,也相对保证了影展奖项的公正和纯粹,没有和好莱坞方式铺天盖地的公关式评奖同流合污。
众人吃喝了一阵,这场异国他乡的除夕之夜即告结束,剧组众人回到酒店休憩,安心准备明天的影展开幕。
——
剧组明星们入住的是柏林的地标性建筑——德隆凯宾斯基酒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8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