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他与大家同甘共苦,一起搬运石块,一起挖掘沟渠。在他的鼓舞下,百姓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工程进展十分顺利。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水利设施终于修缮完毕。看着清澈的水流顺着沟渠流入农田,农民们欢呼雀跃,对林羽感激不已。“林大人真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啊!有了这水利设施,今年的庄稼肯定能大丰收。”
一位农民激动地说道。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内,新上任的工部侍郎赵泽也在积极开展工作。他负责长安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上任后,他提出了一系列大胆的设想。他计划在长安城内修建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市场、粮仓、学校等,以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长安城作为大唐的都城,应该展现出繁荣昌盛的风貌。我们要让百姓在长安生活得更加便利、舒适,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商人前来。”
赵泽在工部的会议上说道。
为了实现自己的设想,赵泽四处奔走,收集资料,与各方人士交流意见。他亲自绘制设计图纸,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在修建市场的过程中,他充分考虑到商人的需求和百姓的购物习惯,合理规划摊位布局,完善排水和照明设施。
然而,城市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拆除一些老旧建筑时,遇到了部分居民的反对。他们担心自己的居住权益受到影响,对工程产生了抵触情绪。赵泽得知后,亲自上门拜访这些居民,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
“乡亲们,我理解你们的担忧。我们修建这些公共设施,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好。对于你们的居住问题,我们一定会妥善解决。我们会为你们提供合适的安置方案,确保你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赵泽诚恳地说道。
在赵泽的努力下,居民们逐渐理解了工程的意义,开始支持城市建设。随着一个个公共设施的建成,长安城的面貌焕然一新。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粮仓储备充足,保障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