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王美芬都听出来了其中的关键问题:“对啊,没有国家的支持,你一个小孩唱的歌再好听,触及到了别人的利益,在业内都引起公愤了,以后想要进一步发展只会是越来越难!”
二兴投给老妈一个赞许的笑容:“就是这么回事,我还在上学的年龄,国家即使想扶持我也不太可能,不然不等于是间接地鼓动学生的不务正业了?所以说,我的首张专辑是一定要出版的,但绝不会是现在,哪怕明知道少挣了太多的钱,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家正说着,陈沛思、褚时茂的小品《吃面条》终于来到了,不仅让爆笑的场面第一次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也由此促成了“小品”一词的诞生。
按照二兴的个人见解,头几年的春晚之所以经典乃至成为年夜饭的代名词,跟这个小品的出现不无关系。
就是因为《吃面条》太好笑了,甚至在彩排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逗得前仰后合,这样的节目形式其实才是最适合春晚舞台欢庆氛围的。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春晚可是一个现场直播的超级舞台,要面对全国人民的,让观众笑成这样到底行不行,就连演员自己上场前都是半信半疑。
结果现场效果出来后,不仅仅因滑稽幽默的表演让广大观众高度赞赏和认可,更重要的是从此有了历年春晚上的小品表演风潮,真的可以说是历史影响很深远。
后来的小品艺术能够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陈沛思、褚时茂开创先河般地勇于创新,无疑才有了后来这种表演类型的艺术地位。
其实小品就是这样,它是不断地挖掘社会上小老百姓的凡人小事,才更能达到人们都喜闻乐见的喜剧效果,虽然故事情节通俗,不够雅致,但内在却变得精巧。
陪着笑,望着一家人都在捧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