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关系,一路苦苦思索,直到十日后终于到达琅寰洲边境。
\n
傍晚天气微凉,押运粮草的士兵们在山林里停下来安营扎寨,准备埋灶做饭。童若谦下了马车,见士兵正要生火,连忙上前阻止:“别生火。”见士兵疑惑地望着他,童若谦道,“已到琅寰洲边境,还是稳妥些。我们押送这么多粮草、伤药,若是生火将反贼引来就不好了。”
\n
栾清平见状连忙道:“公子思虑周到。”大声吩咐士兵,“都别生火,吃干粮吧。坚持一日,到营地就有热汤饭了。”
\n
士兵们便将土灶掩埋,分发干粮对付晚餐。干粮冷硬,士兵们吃倒是无妨,但童若谦本就体弱,栾清平见他握着干饼并没有吃,便解下水袋递给他:“童公子,就着水多少吃些,明日才到军营呢。”
\n
童若谦倒不是嫌干粮粗糙,只是实在没胃口。他勉强一笑接过水袋,低头看着手中干粮,并没有吃:“我、我不饿。”
\n
见他神情低落,栾清平猜到他在想郡主的事,安慰道:“郡主有两万多人马,对付这点反贼还是不在话下的。况且我们又送来这么多粮草,你也不必太过忧心。”
\n
童若谦知栾清平的好意,抬头报以微笑,轻声道:“郡主武功高强,又有人马护持,我不担心她的安危。”随即低头凝视着手中的干粮,眉头微蹙,“我真正忧虑的,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将士们士气的消磨。反贼时而骚扰,时而发动真实的偷袭,虚实难辨,将士们心力交瘁。一旦反贼瞅准时机发起猛烈攻击,我们或将陷入万劫不复的险境。”\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