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毕,叶长洲神色更为凝重,他叹了口气,将深入游夏腹地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我们亲眼目睹游夏百姓因缺盐而遭受的苦难,老弱妇孺皆在生死边缘挣扎。他们并非天生的侵略者,而是被生活所迫走上了这条道路。这一切,皆是朝廷政策偏颇、皇后娘娘高傲自大的间接后果。珩亲王便是这一切的见证者,若是诸位大人不相信,回头可仔细询问去过南疆的将士们!”
\n
此番言论将叶政廷的决策失误归咎于袁氏一人身上,让知晓南疆战事之人确信就是袁氏的过错。
\n
“上位者沉迷于权力的无上,不容丝毫侵犯,却对南疆百姓长期遭受游夏铁骑践踏、挣扎求生的苦难视而不见;对游夏那些同样无辜、饱受战争摧残的百姓,更是缺乏丝毫的同情与怜悯。”叶长洲猛然转身,双手负后,目光如炬,对着袁氏慷慨陈词,愤怒质问,“你们的心肠如此冷硬,非但不愿见南疆战火平息,两国百姓共享太平,反而因我试图以和平手段化解争端,便肆意给我扣上谋反的污名。请问皇后,这,就是你所标榜的‘皇权至上’,就是你口中的‘天下为公’吗?这不过是一场自私自利的权力游戏,罔顾苍生疾苦,扭曲正义与慈悲!”
\n
薛其钢正是南疆游夏侵扰的亲身经历者,他步伐坚定行至叶长洲身侧,目光如炬扫视着周围那些剑拔弩张的侍卫,以及那些因情绪激动而蠢蠢欲动的朝中重臣,沉声道:“我,薛其钢,大盛的煜王,以煜王府世代忠良之誉,以我与陛下多年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君臣情谊发誓:昭亲王殿下所言,字字珠玑,句句肺腑,绝无虚言!”
\n
薛其钢在朝堂上素来惜字如金,但只要他说话,便是举足轻重之言,叶政廷都得慎之又慎。他从未在任何场合明确表态支持某位皇子,但在此关键时刻却毅然决然站在叶长洲这一边。原本蠢蠢欲动的群臣又被点燃,群臣之中有人愤怒地推搡着侍卫,试图冲破封锁壁垒;而侍卫们则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是该继续执行命令,还是静待事态发展。现场瞬间白热化,仿佛风暴即将来临,而薛其钢的挺身而出正是点燃风暴的第一缕火花。
\n
城楼之巅,袁氏见薛其钢毅然决然地站在叶长洲身旁,与自己分庭抗礼,一时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