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这样做会助涨旧园骄奢的风气。
纣王也觉得,国库不必多出这笔支出,拿“勤俭”两个字直接打发了旧园的主管。
殷诵吃完午饭,趁着小憩,和姜子牙说起了纣王要起鹿台这件事。
姜子牙连连皱眉,哀叹君王骄奢,民生艰难。
殷诵手里端着茶,好整以暇地将之前的盘算和姜子牙说了一遍:“学生想着,若是工具先进一些,材料先进一些,便能少用许多民脂民力。”他要是做了包工头,肯定能在此基础上,大赚一笔。
姜子牙不是很乐观:“你这左先进一些,右先进一些,说得真是轻巧。你小孩子不知道,世上的物件,但凡比以前的好用一点,都需要工匠们几十上百年的琢磨。”
殷诵翻出物理书,十分自信地说道:“我觉得只要给我一些时间,我一定能做出这些东西。”他有金手指,连这都办不到,就太无能了。
殷诵微微蹙眉,神情变成苦恼:“可惜,北伯侯已经盯上了这份差事。与他做生意,无异于与虎谋皮。”
殷诵摇摇头,不想和这种人接触,岂有不闻“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乎?
殷诵想起崇侯虎的为人,不由得叹息:“这桩事真落到北伯侯手上,他肯定要狐假虎威,如同豺狼恶虎,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崇侯虎这几年在朝歌办的差事不少,就没有一件是干净的,真真是大商吃人血馒头第一人!
姜子牙细细端详殷诵的神情变化。他面带微笑,欣慰地夸赞了殷诵一句:“难得你年龄小小,已经明白要近善远恶。你不愿意与虎谋皮,却又为百姓将来的苦难忧心。如果,王室子弟都同你一般,大商何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