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物不再从两侧排放,而是从杆上直接排放,且排放时不仅会产生爆炸,中间的轴还会反射出扭曲的能量,在船外爆炸,搅乱时空,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力。这种推力比之前的拉力更强劲,主要得益于艾拉精心研究出的算法,爆炸瞬间不仅能扭曲时空力,还能产生更大的爆炸冲击波,推动飞船高速前行。不过,这种冲击波带来的伤害巨大,只有特殊合金才能抵御,好在特殊合金的储备充足。
设计方案确定后,艾拉准备着手建造,却突然意识到一个关键问题——现有的发动机无法满足这艘巨型飞船的巨大能耗需求。他苦思冥想,终于研发出一种特殊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体型极为庞大,最初长度达51米,高度也有50多米,艾拉后来又将其长度增加到100米,宽度扩展到60米。发动机中间会释放带特殊离子的高能量电流,原理类似于核聚变,只是规模更加庞大。发动机内装有数百个能量燃料棒,通过两边的电流高速激发,合成新粒子的速度极快,大约每秒能合成数兆个新粒子。这些新粒子还能装回白泽发动机进行转换,转换完成后才成为普通的反应堆。因此,在这种反应堆旁边,通常会配备几个高50米、宽20米的类似白泽发动机的装置,它们像柱子一样,每个里面装有8个小型发电机,一个中心发动机旁边会安装4个这样的柱子。而在这些柱子边上,还会安装一些更小的普通反应堆,如此一来,便完全满足了巨型飞船的能源需求。
工程队随即开工,建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极度精密,因为这艘飞船的构造极其复杂,哪怕有一个地方出现0.00000000000000000微米的偏差,都可能导致飞船无法使用甚至报废,尤其是飞船尾部,稍有差池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好在在艾拉的精心指导下,各项数据统计均无偏差,经过长达一年的艰苦努力,这艘巨型飞船终于建造完成。
飞船计划在两个月后起飞,但环太平洋联合组织部队等不及这么久,于是将起飞时间提前到两周后。在这两周里,驾驶员们紧张地进行训练。之前的三艘飞船已有了固定的驾驶员,而宇宙号的驾驶难度极高,训练进展颇为艰难。艾拉在忙碌之余,犒劳自己享用了一顿大餐,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后才回家休息。尽管这一年忙得不可开交,但艾拉内心十分喜悦,因为一旦这艘飞船成功起飞,就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