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以继夜地读书,练习骑射,学习政史策论,想成为一颗对谢燃有用的棋子,日复一日,夜复一夜,过了四年。
\n
当时,他十九岁,谢燃二十四岁。
\n
那几年,谢燃和赵浔明面和暗处的往来都越来越少,后来往来书信也几近于无。
\n
赵浔便沉默着、在宫廷的挤压中自己学会了那些冷酷又有用的手段,在外朝安插自己的人手,才逐渐知道了谢燃究竟在做些什么。
\n
最开始,赵浔想,谢燃身负血仇,一定有许多事要做,自己既然有了这皇子的身份,便合该成为他最好的助力。
\n
少年人嘛,如今的赵浔正是谢燃当年最意气风发,被誉为“君子如晖”的年纪,这么大的年轻人,总是乐观自信,有用不完的信心和力气。
\n
赵浔也的确有天赋,他的天赋却和谢燃不同。
\n
无论琴棋书画、政事武功,谢公子在各方面都近乎完美,没有人能说出谢明烛什么是有所欠缺的,正如也没人能说出谢公子在众多优点中又最擅长、最喜欢什么。
\n
谢燃就像一块玉,圆润清澈、毫无瑕疵。
\n
而赵浔则完全不同。
\n
他出身市井,做过最卑微下贱的事,在礼仪等贵族公子的教养上一窍不通,偏偏还不以为耻,完全没有学习的动力。
\n
——据说郁郡王殿下之字,草的别具一格,抽象得只能连蒙带猜,基本把国子监的老太傅气的吐血。
\n
但赵浔的“天赋”也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
\n
这位郡王的特长竟然就在于——他看的开,做得出,偏偏又做得到。
\n
无论别人明里嘲弄还是暗中讥讽使绊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