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暂时扬汤止沸,不必过于纠结。”
\n
两人明年就十岁了,这个问题,霍瑾瑜也没想过让他们想太深,不过是随口问一下。
\n
她又补充道:“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并不相悖,双管齐下亦可以,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的是将滚水变凉,而不是辩驳谁优谁劣。”
\n
霍云深:“也就是要注重结果?”
\n
霍瑾瑜:“结果与过程都重要,但是你也要分清主次,莫要顾此失彼。”
\n
不择手段与光明正大,还是有区别的。
\n
两人默默点头,眼含思索。
\n
……
\n
霍瑾瑜同时命人在《大景朝报》上刊登了银票的内容,让百姓有心理准备。
\n
可惜受技术限制,《大景朝报》上银票的样子连实物的四成都不到。
\n
让霍瑾瑜叹气不已,看来印刷技术还要继续改进。
\n
为了防止民间有恶人伪造□□,霍瑾瑜往各地送邸报的同时,也送了银票,让当地的官员能有实物作为辨认,别到时候官员也被骗了,那样就笑话了。
\n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大景朝报》已经从原先三钱一份,降低到一钱一份,现在每刊的销量达到四十万份,每年的销量在不断上升,预计三年后,可以达到每刊能达到六十万份。
\n
两年前,报纸铺开销量后,在京城招标了第一则广告,是广州的孟氏船厂,足足花了三万两银子,算是将名声打响,让许多人知道官方出版的报纸还能打广告。
\n
《大景朝报》出现后,民间也有人想要开办报纸,尤其文风兴盛的地区,以江南那边最多,对于那些小报、小刊,霍瑾瑜一直是睁一只眼,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