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阿瑶想了很久,在进了学馆之前,她曾经想过嫁给隔壁成衣铺的胡商的儿子,这样她就不用离开阿耶阿娘了,垮一道门槛便能回家。
\n
后来学馆成立了,能进学馆读书,便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事。
\n
学馆全名叫“洛阳女子学馆”,但大伙儿都管它叫“学馆”或是“女子监”,如今已经开了近十年,最初不论贫贱,没有家里愿意让女子去读书的,是圣人降阶亲自拜会说服了五姓七望,捐钱修建学舍、教舍,又送来自家的女儿们,学馆才算真正开了起来。
\n
三年后,学馆里出了头一个进士科榜首,那可是女状元!还是最古板老套、看不起女子的陈太傅的女儿,那一年真是街头巷尾没有人不谈论这件事的,大伙儿都津津乐道,这天底下、古往今来第一个女官诞生了!
\n
虽然陈太傅气得险些提前下去见祖宗,陈娘子还是得到了圣人亲命,外放地方,带着护院与师爷,走马上任了。骑马出城之前,她还在洛阳城墙上留下一句词:
\n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n
潘阿瑶也知道这句诗,是仙迹里说过的往后有个宋朝词人苏轼的诗,后人都称他为天下第一词人!潘阿瑶读了这句词也忘不了,时常在心里念叨:谁怕?谁怕?我也不怕!
\n
陈娘子就像是一盏明灯,顶着天下流言蜚语与骂名为天下女子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据说陈太傅都与她断绝了父女关系,将她的名字剔除族谱了——但潘阿瑶却不屑地想,什么剔除族谱,本来族谱里便没有女子的名字呀?陈娘子这样惊才艳艳,在族谱里也只是在陈太傅的名字下头,添了个“育有一女”罢了。
\n
但总要有人做那头一个,自打有了陈娘子后,这天下的规矩与锁链便松动了起来,许多寒门世家、平民百姓都将学馆视为通天之道,纷纷将女儿送去读书,不再计较什么名声有碍——学馆里授课的是女先生、同窗也是女子,路上家人接送,又有什么有碍呢?\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