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但他不孤独,他出发那天,在上海码头光送行的就有两千多人,制衣厂为他赶制了两套队服,上身是法兰绒上衣,在胸口绣有中国国徽,下面是白色裤子,还给他做了手工漆皮鞋,还有隆重场合穿的燕尾服。
\n
可惜他舟车劳顿、在海上漂泊了二十多天,刚落地就参赛,一点调整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即便拼尽全力也没能取得成绩。
\n
可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他站在那里就已经是胜利了。
\n
就像当年国际奥委会在刘长春孤身一人举着国旗步入开幕式时说得那样:“四万万五千万人,只派来了一个选手,但毕竟中国人的脚步,从此踏到奥运赛场上。”[注]】
\n
各朝的古人大多都是感性的,或本就处在战火中的时空,都不禁感同身受地落下泪来,他们能想到那样的场面,一人应对千军万马,孤独而决绝……真是叫人又心酸又骄傲。
\n
“好!我华夏脊梁怎么打也打不断!”朱元璋重重一拍手掌,夸耀下又扭头目光森森地望向朱标,“标儿,你去信问问蓝玉,怎么这么久了,还没将倭寇荡绝?他是不是偷懒?是不是还想在咱的点名簿上待着?”
\n
朱标:“……是。”
\n
朱棣却忽然指着仙迹激动地出声:“爹,你看,林菱姑娘说要重温咱们在北京开的奥运会。”
\n
各朝古人都抬起了目光。
\n
画面一帧帧落入眼中,却很难去形容那些瞬间。
\n
他们看到了从赫拉神庙到万里长城,看到了北京与雅典,看到了两个古老文明在那个盛夏相遇,看到了光环照亮古老的日晷,也看到了数千年的文明在眼前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n
之后,他们又看到了先贤击缶、盛唐重现,看到了由永定门至主会场,沿北京城中轴线,在空中连续施放的2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