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军排行老五,那就叫老五达好了。”汪土法笑着说。他顿了一顿,又接着说:“光富排第六,人机灵得很,就叫老六鬼吧。”
此时,一旁的土荣终于缓过神来,他连忙附和道:“这个名字好!这个名字好啊!”众人听后也纷纷表示赞同。
汪土法接着又喃喃自语般地继续说道:“那家伙的双眼总是处于迷蒙状态,看什么都模模糊糊的,干脆就叫他光辉蒙吧!”
就在此时此刻,那帮家庭主妇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挤进人群中来凑热闹,七嘴八舌地表示也要给全村人起个绰号……
一时间,整个村庄仿佛刮起了一阵狂风骤雨般的取外号热潮,犹如进入了一个充满奇思妙想和创意无限的绰号时代。每个人都被赐予了一个极其难听且令人捧腹大笑的绰号,有些绰号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如此一来,这个原本宁静祥和的小村庄瞬间变得热闹异常,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家长里短,而是变成了谁的外号更为风趣幽默、别具一格。然而,对于那些不幸被安上了绰号的人而言,心中难免会有一丝不悦,但却又束手无策。归根结底,这不过是大家在闲暇之余寻找乐趣的一种方式罢了,并没有任何恶意。
于是,这个绰号年代就这样延续下去,成为了村民们生活中的一段独特记忆。
实际上,西山地区的客家人向来有给孩子起一个最难听名字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养活成人。无论当事人是否情愿,一旦被贴上某个绰号,便会如影随形般伴随其一生难以摆脱。
邹水山的二儿子小名叫小新,但用客家话说则是"涩心",于是大家后来都称他为"涩心"。
在这个以绰号相称的时代里,我们也就按照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